在东北长白山区,有一道菜农家菜叫蝲蛄豆腐。豆腐,顾名思义,原料是植物果实——豆类,而蝲蛄豆腐的原材料是活蹦乱跳的生物——蝲蛄。蝲蛄学名叫东北黑鳌虾,亦称“石蟹”、“长白山龙虾”,是甲壳类动物中的一员。蝲蛄豆腐是名副其实的“草根”系,过去,在我的家乡长白山下龙岗山区,几乎家家都会做蝲蛄豆腐。
蝲蛄生活在水质清澈无污染的小溪流里,为冷水栖息生物。记得小时候,家乡的后山下有一条溪流,乱石缝隙里经常藏着蝲蛄,别看它在盆里张牙舞爪,在水里身形矫捷,不好抓呢。不过抓蝲蛄也各有招数,最有趣的是弄一团烂麻绳,绑上鸡肠子放进水里,不一会拽上来的就是一球子一球子的蝲蛄,一摘就是一脸盆。我们有时也下河抓蝲蛄,刚开始时经常被它的一对铁钳夹得出血,后来摸索出经验,才免遭“毒手”。原来,蝲蛄在水里是利用尾巴反向划水倒着游的,只要盯准了,迅速捏住蝲蛄的腰部,任其钳子如何挣扎也奈何不得。
村野孩子抓了蝲蛄就地在河边用火烤着吃,那诱人的香味,真让人忍不住流哈喇子。也有炸着吃煮着吃的,但最正宗的吃法,仍属蝲蛄豆腐。说它草根,因其不讲究食材,基本是白菜、菠菜、韭菜等寻常小菜,佐以适量调味品,就能烹制出美味可口的蝲蛄豆腐。
蝲蛄豆腐的制作流程比较复杂。蝲蛄捕回来,倒入盆中,先撒入一瓶米醋,让它们吐尽腹中污秽,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逐个把蝲蛄壳揭掉,剜出黄子(类似蟹黄)单放一碗中,捏住蝲蛄尾部往横里一掰,一条黑线(肠子)随之而出。接下来把处理好的蝲蛄用石磨粉碎,就像磨豆子做豆腐一样,经过滤得到一小盆暗褐色蝲蛄浆。
一边过滤蝲蛄浆,一边点火烧水。水烧至滚沸时,缓缓倒入蝲蛄浆,和那一小碗黄子。瞬间,锅内翻滚出大朵大朵粉红色花蕾,汤汁也变成乳白色。这时要改小火,两分钟后投入香菜叶、小葱白、韭菜末,适量的盐。一锅粉绿白黄相间,异香扑鼻,令人垂涎的蝲蛄豆腐即大功告成。
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将蝲蛄豆腐作为御宴。传说努尔哈赤当年兵困于英额布(今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英额布乡)三天三夜,粮草皆尽,疲饿交加,令差衙到民间征粮讨米,远远不够。努尔哈赤不肯坐以待毙,亲自带领将士到河里抓蝲蛄,请当地百姓用石磨粉碎,做成蝲蛄豆腐犒劳三军。
称帝后,努尔哈赤念念不忘征粮讨饭的小屯堡,将其封为“皇梁子”,那条抓蝲蛄的无名河,称蝲蛄河。并把蝲蛄豆腐带入宫廷,赐名为“雪花汤”。抗战时期,杨靖宇司令转战在河里根据地,也在蝲蛄河抓过蝲蛄,做蝲蛄豆腐打牙祭。
因蝲蛄对水质要求极高,近年来,大量农药的使用,蝲蛄的生活区域越来越小,数量也越来越少,现在只有在林区无污染的水域偶尔可以看到了。
物以稀为贵,如今这个当年的“草根族”已经卖到了50几元一斤,还经常断货。随着蝲蛄数量的减少,蝲蛄豆腐淡出百姓的餐桌,会做蝲蛄豆腐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柳河县是“蝲蛄豆腐”技艺产生和传承的重要区域。在这个东北小城,还有那么几家保存着手工石磨,但会用的人却寥寥无几。
目前,想要吃到这美味已经不容易了,一是制作蝲蛄豆腐的技艺濒临失传,二是蝲蛄成为稀缺之物。在柳河县凉水河子镇偶尔还能吃到蝲蛄豆腐,因为这里有一支传承谱系,是清末人鲍长山传下来的。
鲍家是柳河县凉水河子一带很有名的“蝲蛄豆腐匠”,他们家做的蝲蛄豆腐十里飘香。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鲍长山的玄孙鲍喜良在老家后沟发展林蛙养殖业,面对蝲蛄资源迅速减少,他忧心忡忡,曾致力于蝲蛄的保护和繁育,但对于生态环境的恶化,他也是无能为力。其外甥周建国也曾利用四条沟谷发展生态产业小区,搞“长白山小龙虾”养殖、保护和繁育,前景并不乐观。
文章前面说了,蝲蛄为冷水栖息生物,对自然生存环境绝对挑剔,必须水质清澈,无污染。蝲蛄对农药及化学品敏感,轻微污染便可造成其死亡。可是,现在到哪里能找到不受污染的自然环境呢。果树、葡萄园和大地庄稼都打除草剂,剧毒的除草剂顶风污染方圆十几里。河水被污染,蝲蛄无处可逃,不断种绝迹都怪了。
看来,保护技艺,不如保护好环境,只有让蝲蛄这样的食材不绝迹,传统制作技艺就好传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