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确定将每年的3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零歧视日。零歧视日的主题标志为蝴蝶,象征着蜕变、重生、美丽和自由,也代表每个人对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关爱与祝福。
2014年2月28日,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西迪贝在京宣布,3月1日将启动首个世界“艾滋病零歧视日”。
西迪贝希望通过此举唤起全社会对艾滋病防治事业的关注,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消除社会歧视,给艾滋病感染者应有的尊重、关爱以及同等的机会,让他们感到社会的温暖。
“如果不能消除歧视,我们就不能真正实现世界和平、安全和繁荣。”西迪贝说,人人都享有健康权和尊严。政府、社区、企业都应该行动起来,制定法律和政策对艾滋病感染者进行保护和帮助。
西迪贝强调,零歧视是艾滋病防治的基础。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比艾滋病病毒本身所导致的死亡更多。
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理事长王玉民介绍,2011年至2015年10月,以青年学生身份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年均净增长35%。
青年男学生,已是谈论艾滋病时,无法绕开的群体。
“怎么可能?就那一次呀!”
从初筛到亲眼看到确诊报告,星辰(化名)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怎么可能呢?就那一次呀!”
六月是考试月,七月开始实习,累得没有一点空余的时间,八月,终于可以放松了。网上约来的临时恋人在中途取下了安全套,这也直接导致了星辰的感染。
许多青年学生从高中升入大学后,处于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在学校缺乏性别教育与健康教育的真空下,他们很容易发生不安全的性行为。
其实,星辰一直知道要用安全套。更何况,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一直就是考点,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学医的星辰背得滚瓜烂熟。
但性传播到底如何传播?星辰并不清楚。
实际上,性传播主要是体液交换。正常的体液包括唾液、泪液、汗液、精液、前列腺液等,泪液和汗液的影响比较小,唾液中病毒很难达到量的要求,只需要深吻和口腔溃疡时小心。有人认为没有体内射精就不会感染,其实是低估了前列腺液和阴道分泌液的危险性。
知识的不完整性是一方面,还有则是“知行分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透露,很多青年对艾滋病的知识不是什么都不懂,但并不注意保护自己,今年接触的五十多位青年感染者中,大多都是这种情况。
小编提示,在进行性生活时,一定要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保护自身的健康,避免不必要的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