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知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报告,科学家在历时40年对1920万受调查成年人的体质指数(BMI)进行趋势调研后发现,目前世界上胖子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瘦子,而中国的肥胖人口已超过美国列首位。
这份由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科学家牵头的研究显示,1975年到2014年间,男性肥胖率增加了2倍,女性肥胖率也增加了1倍有余。此前一些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肥胖人口一直居全球第二,美国是第一。此次调查指出,中国拥有4320万肥胖男性和4640万肥胖女性,分别占全球的16.3%和12.4%;美国则以4170万肥胖男性和4610万肥胖女性位列第二。而在严重肥胖的人口中,中国从1975年男性和女性分列第60和第41位升至第二,仅次于美国。
① 中国三成人超重,一成人肥胖,10年超重人数增4倍
“有人预言,肥胖将成为压倒美国的最后一根稻草。事实上,中国人更胖不起。”国家卫生计生委2015年6月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中国居民超重肥胖问题凸显。不论成人还是青少年,中国的超重肥胖增长幅度都高于发达国家。在二三十年前,中国几乎没有人体重超重,但在2005年和2011年之间,体重超重人数增加了4倍。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高达30.1%,超重人口达3.25亿人;肥胖率为11.9%,肥胖人口超过1亿,肥胖症患者占总人口的5%。中国的体重超重者有20%生活在大城市里,在高收入和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出身的男孩中,体重超重现象尤为常见。
② 我国居民脂肪摄入过多,肥胖多是吃出来的
《报告》显示,我国居民脂肪摄入过多,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脂肪摄入量为80克,比10年前增加3.8克,供能比为33.15%,超过国际上推荐的上限30%。
记者估算发现,按1克脂肪提供9千卡能量算,约等于国人每天多摄入68.42千卡热量,约7.6克脂肪。记者查阅《中国食物成分表》显示,100克烤羊肉串、鸭肝、猪肥肉的脂肪含量分别是10.3克、7.5克、88.6克。换算下来,就相当于国人每天多吃了约1两半烤羊肉串,或2两鸭肝、8.6克肥猪肉。
“很多慢性病其实都是吃出来的。”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提醒,国人营养知识太缺乏,意识不够,有的人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不愿意改变大吃大喝的习惯。很多人认为,多吃几口或少吃几口有什么关系,但就“这几口”,长年累月就可能引发身体的大问题。如果不通过锻炼消耗掉,它们就会在体内沉积,导致内脏脂肪增加,给血管“添堵”,影响胰岛素分泌,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疾病的风险。吃的时候我们享受口腹之欲,但要锻炼掉这些热量很不容易。
③ 我国北方胖子比南方多,大城市肥胖人群数居高不下
北方肥胖率超35%,南方27%。《报告》显示,北方地区减肥人群肥胖率(身体质量指数BMI≥28.0,成人的BMI数值28~32就是肥胖)平均超过35%,而南方地区减肥人群肥胖率平均只占27%。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王京钟表示,造成中国肥胖地图上北方超重率多于南方的原因有其必然性,这与地域气候、饮食习惯等多种客观因素相关。纬度越高的地区,天气越冷,人们运动更少,代谢慢,这是肥胖的主要成因。在东北高寒地区,居民更是形成了多吃少动的习惯,也就造成东北地区肥胖率居高不下。辽宁省发布的数据显示,辽宁居民的超重、肥胖问题明显,肥胖率比全国高出了7个百分点。
南方地区肥胖率普遍偏低,其中十分关键的原因就是天气热导致当地人代谢快。据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研究所发布的数据,2012年贵州省成人超重率为24.6%,肥胖率为7.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0.1%和11.9%。
除了天气因素,肥胖还与人的饮食结构息息相关。广东胖子少,与广东人饮食偏清淡不无关系;而北方城市居民的膳食中,谷物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越来越多,并且北方人还爱“喝一杯”,日积月累,等于增加了肥胖的因素。
京、沪等大城市肥胖者比例超40%。《报告》还表明,大城市肥胖人群数量居高不下。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减肥人群中肥胖者比例均超过40%,其他城市平均为27%。北京市数据显示,2014年18岁至79岁常住居民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分别为35.6%和21.9%,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在2013-2014年达到15.6%。
除了与当地的生活水平、饮食习惯有关外,大城市较快的生活节奏与高强度的工作,也是造成肥胖的间接原因。“中国迅速的城市化正在给肥胖提供最有支撑力的生活方式:城市的生活久坐时间长、更多依赖汽车交通,也能更方便接触到更多美食。”王京钟表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