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 腰腹部脂肪多最糟糕 警惕“隐形肥胖”要看腰围和体脂率
一项报告显示,中国人的腰围增长速度竟成世界之最,增幅超过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病中心主任医师李光伟教授表示,中国人肥胖的标准和其他国家不同,主要有几大特点:体型小,指数小,肚皮大,危害大。
“有些人现在看起来身材匀称、体重也算正常,但其体脂率偏高,这些人的身体状态比那些全身肥胖的人还要糟糕。”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营养科主任郑锦锋表示,中国人的肥胖主要是苹果形肥胖,脂肪堆积在腰部,内脏周围脂肪多,更易患各种慢性病;西方人的肥胖为梨形肥胖,脂肪堆积在大腿和臀部,患慢性病概率低。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朱惠娟介绍,白色脂肪组织分布于人体的多个部位,可分为内脏型肥胖和皮下脂肪型肥胖两种。其中,皮下脂肪指的是最接近皮肤的那层脂肪,能起到保温和蓄积能量的作用。一般来说,女性的皮下脂肪比男性多。内脏脂肪主要存在于腹腔内,如肝、胰、胃、肠道等器官的周围和内部,它的明显表现是腹部肥胖。相比之下,男性的内脏脂肪更容易存积。
一般人外表上可能表现为“大腹便便”,但也可能看不出任何差异,很容易被忽视,所以被称为是最危险的脂肪。也就是说,要准确判断是否属于“胖人”,仅靠测量体重是不够的,体脂率才是衡量指标。朱惠娟表示,体脂率可用体脂仪测量,看脂肪肌肉比例,一般情况下,正常成年人男性在15%~20%属正常,25%以上超重;女性20%~25%为正常,30%以上为超重。
研究发现,19岁以上女性,每3个就有1个属于“隐形肥胖”,这部分人普遍体重指数值低,但体脂率超标。目前全世界都使用BMI来衡量一个人胖或不胖,但这个指标并不适用于中国人。在相同的BMI下,黄种人体内的脂肪含量要比欧美人高,即使看起来没那么胖,也很可能超标了。在中国,只要BMI超过了28,就意味着你已经进入了肥胖者的队伍。” 李光伟表示。
据世界心脏联合会的统计,在医疗事业相对发达的美国,46%的人内脏脂肪过剩,而超过这个比例的人并不知道其危害性。检测内脏脂肪是否过多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测腰围。郑锦锋指出,中国人判断肥胖还要看看腰围,成年男性腰围别超85厘米,女性别超80厘米。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5厘米,就属于肥胖。
④ 肥胖是种病,严重者可减寿8年 还可能诱发多种疾病和癌症
《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报告》作者、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教授马吉德·伊扎蒂说,肥胖问题“将给健康带来前所未有的威胁,高脂、高糖饮食导致的疾病将越来越多,而对于肥胖导致的包括糖尿病在内的其他疾病,我们还没有有效治疗手段”。
2013年美国医学会正式认定肥胖是一种疾病。肥胖,严格的医学术语叫做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在于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或细胞数量增加导致个体脂肪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部位过多地沉积脂肪。
肥胖的计算指标主要依靠体重指数,也就是BMI,指体重(kg)/身高(m)平方得到的数字,用以评估一个人的胖瘦程度,BMI在25~30之间称为超重,BMI 30~35达到肥胖标准,而BMI大于35属于重度肥胖。
肥胖或增加10种癌症风险,尤其是乳腺癌和子宫癌。2015年底,《柳叶刀?肿瘤》上发表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较高的体重指数与10种常见癌症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当体重指数在正常基础上每增加5(单位是千克/平方米)时,子宫肿瘤风险增加62%,胆囊癌增加31%,肾癌增加25%,宫颈癌增加10%,甲状腺癌和白血病风险增加9%;同时还增加罹患肝脏、结肠、卵巢和乳腺肿瘤的总体风险。
肥胖为何能致癌?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何生奇表示,肥胖症患者多偏好高热量、高动物脂肪食物,膳食纤维、蔬菜水果的摄入量不足,加上运动量太少,很容易引发便秘。长期便秘会使毒素在体内长时间停留,这其中就含有许多致癌物。此外,高脂肪饮食还会增加肠道内胆汁酸的分泌,对肠道黏膜形成刺激和损害。身体长期处在这种刺激和损害之中,容易诱发结肠癌。
“胰腺功能是消化脂肪,如果一个人总是吃高脂肪食物,一刻不让它休息,必然会造成胰腺负担太重,久之就容易诱发胰腺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李忠说,此外,糖尿病也可能引起胰腺癌的发病率上升,而肥胖是引发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肥胖也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特别是绝经后年龄50岁左右的女性,实验数据显示,绝经后女性体重每增加10%,罹患乳腺癌的几率约上升1.5倍。”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潘战和表示,另外肥胖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关系更为密切,研究显示,超出正常体重9~20kg者危险性增加3倍,超出20kg以上增加10倍。
肥胖可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北京宣武医院健康管理科主任褚熙指出,肥胖是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公认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肥胖因素的人,发生高血压的概率是正常体重的3~4倍,肥胖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人的2~3倍。因为肥胖者脂肪含量高,容易产生“胰岛素抵抗”,即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下降。
肥胖者的心脏负荷明显高于体重正常者,发生心衰的概率是普通人的1倍。此外,肥胖者往往合并高血脂,血液中过多的脂质和胆固醇会附着并沉积在血管壁上,久而久之,血管管腔越来越细,血管壁弹性丧失,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则会导致冠心病或中风。调查显示,肥胖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的2倍。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营养科主任郑锦锋表示,75%的肥胖人士可能有脂肪肝,大约一半肥胖者合并有脂肪肝。血液里过多的脂肪在肝脏内存积,即可形成脂肪肝,脂肪肝逐步加重,便会发展成肝硬化。肥胖还会扰乱新陈代谢,引发不孕。另外,血液中的大量胆固醇还会导致黏稠度上升,增加患胆囊结石的可能性。肥胖者的胆囊结石发病率是普通人的4~6倍。
由于体重增加,肥胖者呼吸所需的氧气量也随之增加。而腹部脂肪的堆积会限制胸腔运动,从而减小肺的运动空间,限制肺的呼吸功能。因此,往往很小的运动量就会叫一个胖子“喘不上气”,这在医学上称为低通气综合征。长期的低通气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影响中枢功能,还会导致机体代谢紊乱。肥胖带来的低通气综合征,白天表现为“喘”,夜间则体现为打鼾,也就是医学上说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严重威胁身体健康。
肥胖可能减寿。大量的美国和欧洲的研究表明,肥胖症的致死率随BMI而异。BMI大于32可导致死亡率加倍。美国一项研究显示,体重每超过正常标准4.5千克,因各种肥胖并发症死亡的概率就会增加8%;超过标准体重50%的人,病死率较正常人增加30%;超过标准体重100%的人,病死率增加150%。美国每年因肥胖症而增加的死亡人数,约在11.2万到36.5万之间。
2015年《柳叶刀》上的一篇文章显示,肥胖可造成寿命减少。根据体重指数划分,超重(BMI25-30)人群寿命减少0~3年,肥胖(BMI30~35)人群寿命减少1-6年,而严重肥胖(BMI大于35)人群寿命则可减少8年。这一变化对青年人影响最大,其中35岁以下年轻的严重肥胖症(BMI>40)患者,男性预期寿命减少20年,女性减少5年。老年期肥胖则对寿命没有明显影响。
⑥ “健康的胖子”患病风险也高,管住嘴迈开腿才能科学减肥
到底有没有“健康的胖子”?针对一问题,英国伦敦大学做过一个研究,他们追踪随访了181名胖子,其中66人是“健康的胖子”。10年后,41%“健康的胖子”出现了健康问题,20年后,这一数字变成了51%。20年中,还有11%“健康的胖子”变成了“健康的瘦子”,也就是说,只有38%的人在20年间保持健康且肥胖。
研究的结论是:大多数肥胖者最终都会产生各种健康问题,想做个“健康的胖子”没那么容易。即使成功保持健康且肥胖,这些人的患病风险也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的人。如何降低预防肥胖所带来的致死性和致病性风险?专家建议,必须重视肥胖问题,尽早实施对肥胖的有效干预,科学控制体重。
管住嘴迈开腿。专家指出,防治肥胖首先要管住嘴,合理营养,再通过合理运动消耗足够的能量。褚熙提醒,在对体重的管理上,饮食更重要,“多吃一口,也许就需要多运动20分钟来消耗这部分能量,比如吃一个鸡翅要走3000步才能消耗。”北方饮食普遍高热、高脂、高盐,食物越来越油腻、越来越咸,高热、高脂食物和肥胖相关。褚熙建议,日均摄入油量25克、盐6克为宜,少吃快餐和零食。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肥胖与糖尿病减重外科中心学科带头人、中山大学附属胃肠肛门医院院长汪建平提醒,要想减肥,一定要放慢进食速度。“通常情况下,当胃肠道感觉到膨胀,就会把‘饱了’的信号发送到大脑,大脑皮层就会分别向饥饿中枢和饱食中枢发出‘吃饱了’的指令,从而停止进食,这个过程大约需要20分钟。”他解释,如果吃得过快,等大脑发出“吃饱了”的指令时,你其实早已进食过量了。所以,进食速度一定不要过快,避免吃得过饱。
另外,运动形式、时间也非常重要。肥胖者可以请营养专家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基础代谢所需的能量摄取和消耗计划。“每天的饮食在基础代谢上再加几百大卡,然后运动也要把这几百大卡消耗掉。”褚熙建议,有超重或肥胖问题的人,即便没有发生疾病,也可以到医院的营养科门诊就诊,关注自己的身体问题。但每个月减1公斤体重是正常可行的速度,减重速度太快可能会有潜在风险,而且也不容易让人坚持。
管理体重要从娃娃抓起。很多孩子婴儿时期就超重,没有引起家长太多重视。专家指出,很多成年肥胖和儿童期肥胖有关,脂肪的细胞总数在儿童期就形成,生长发育过程中脂肪细胞会增加,成年后主要是脂肪细胞体积的增大。如果儿童期很胖,脂肪细胞的数量就会产生很多,成长过程中每个脂肪细胞体积放大,成年肥胖就形成。
专家特别强调,管理体重要从娃娃抓起,包括青少年的体重控制。“北京市青少年肥胖率每年都在增加,超重肥胖率这么高。我们主张从婴儿就开始体重管理。”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