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治观察

新疆木垒县法院“立、审、执、宣”齐发力 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时间:2021-07-07 13:48:04  来源:中国健康新闻网  作者:李金汝

“宣”重释法1.jpg

  连日来,木垒县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要求,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以“五个重”为抓手,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努力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立”重服务。诉讼服务大厅全部采用开放式窗口,坚持做到热心接待、耐心倾听、细心审核,笑脸相对、真诚问候,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走进诉讼服务大厅,矛盾纠纷一站清”。搭建“两个一站式”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更为便利的化解纠纷方式。通过中国移动微法院平台,打破诉讼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群众通过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办理立案;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多元化解群众纠纷,节省群众诉讼成本,彻底化解群众矛盾;通过跨域立案平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全国法院案件的立案办理。“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体化立案渠道,提升了诉讼服务水平,让群众确实得到“指尖立案、调解”的实惠,最大限度的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审”重质效。依托11个法官工作室,巡回法庭、枫桥法庭、旅游巡回法庭等,让司法服务就在群众身边,形成共同化解纠纷的合力,实现矛盾纠纷就地排查化解,填补了乡村的“法律真空”。组织开展“比学赶超、争创一流”氛围,要求全院干警结合队伍教育整顿,围绕案件质效指标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开拓思路找症结,对准症结精准发力,把降低案件发回改判率,提高服判息诉率,提高调解、撤诉率,信息化使用率等作为重点指标来抓,在活动开展期间,要完成一批重点案件评查、开展一次部门讨论、召开一次专业法官会议,组织一批庭审观摩,推动案件质效全面提升。各审判业务部门结合部门的工作职责,以打造“一站式”司法便民为切入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为落脚点,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上半年,该院共受理各类案件3168件,审结2870件,结案率达90.59%,同比上升3.52%。

  “执”重举措。一是紧密结合现有人员结构和实际情况,借鉴优秀法院工作经验,对执行人员优化重组,集约化办案。实行执行团队化办案模式,清晰架构执行人员配置,提出“团队协作、集中研判、深入基层、不拘形式”理念,走访田间地头、村居瓦舍、群众家中。各团队分工明确,人员各司其职,全面增强了执行合力,为该院执行案件规范高效办理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严肃维护生效法律文书权威,聚焦加速财产处置,加大执行款发放力度。将财产处置、执行款清理作为为民办实事重要举措,让执行案款发放提速,及时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三是根据个案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执结率。用好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对有履行能力但拒绝履行义务的,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提高执行威慑力。

  “宣”重释法。在“线下”为群众送上法治“礼包”。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4·15”国家安全日等时间节点,积极开展“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景区”活动,上街头下地头进行多次法治宣传和讲座,深入推进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截止目前,开展普法宣传活动7场次,涉及村民、学生、当事人等范围,已接待群众咨询6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0余条。组织开展公众开放日法治宣传实践活动,邀请30余名小学生参观审判法庭,开展模拟法庭、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题讲座等活动,让小朋友们“零距离”感受法院文化和法治氛围。线上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门户网站等新媒体,搭建“法官说法典”“案例新闻”等专栏进行多渠道便捷的宣传方式,让法律走进老百姓心里。

  下一步,木垒县法院将继续立足主责主业,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用心做好点滴小事,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理念。 (李金汝)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新疆木垒县法院“立、审、执、宣”齐发力 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新疆木垒县法院“立、
宝清县:爱心捐助情暖白血病患者
宝清县:爱心捐助情暖
首届《群书治要》文化沙龙在北京举行
首届《群书治要》文化
郝家镇召开村级“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新任人民调解员”培训暨法律顾问工作推进会
郝家镇召开村级“法治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免责声明
CopyRighr @ 2000-2010 www.zgjkxw.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健康新闻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 京ICP备10039517号
频道识别号:011050312012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4363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