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庆幸长期困扰我们的粮食问题如今解决了!"人是铁,饭是钢",农民吃饱了肚皮参加集体干活才有劲,这是合情合理最基本的生活要求。
曾记得,六○年代初的那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社员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忍饥挨饿,还没日没夜地干活,得了从未听说过的浮肿病。这种病患者全身水肿、虚胖,手指按下去,皮肤陷有手印,双脚肿得穿不进鞋子,肤色腊黄,食欲不振,丧失劳动能力,严重的甚至导致死亡。医生见了这种病人也直摇头,惜无药物救治。
政府为体恤民情,凭医生证明供应一种黄白色的粉,并美其名曰"健康粉",分配给浮肿病患者以增加病人营养。所谓健康粉,成分是"三三制":即三成青糠(稻谷出糙时剥下的米糠)、三成麦麸、三成豆饼屑,一次能购25市斤。
购回后在锅上摊饼吃,味道甜中带香,香中有涩,有的还有霉味,真是五味杂陈。不过,健康粉根本于事无补,致使病情恶化,最后落得无力回天、命丧黄泉。其实,治这种病最好的"特效药"是粮食,让人人都吃得饱,才是根治浮肿病的灵丹妙药。
至于"抛抛团"又叫"解放团",是以春天田里的红花草(紫云英)和面粉制成的。
当时集体田里大面积播种红花草,因它头上开一朵红花而得名,又称绿肥。红花草一般作为搅河泥沤制的肥源,同时也可直接用作猪的代食品。
红花草在春天生长特别茂盛,食堂炊事员常挎着竹篮到田里拔红花草,带回后拣去杂草,洗尽沥干,在开水锅里焯一焯,捞出后在刀砧板上切断斩细,挤去水份,放置盆里添加少许油(食油一个月供应才四两),再和盐等调味品搅拌,捏成小孩拳头大小的团子,放进面粉或糯米粉里抛一下,让团子表面沾满粉而成,故名抛抛团。
一斤粉要抛二十多个,可见皮薄得可怜。"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食堂炊事员也不得已而为之。
抛抛团的皮太薄,不能在锅里煮,只能放置蒸笼加热蒸熟,再小心翼翼地双手托起放入盆里,一不小心就会散,常抛了给劳动的社员当点心。当时社员有首顺口溜:"解放团子圆滚滚,红花郎郎裹中心(红花草的俗称);绣花枕头一包草,吃进肚皮骗骗人。"形容抛抛团最恰当不过了。
饥不择食的社员吃了抛抛团后,肚子老是不舒服,"咕嘟、咕嘟"地叫;有些地方还出现吃了抛抛团犯"青紫病",此病很危险,抢救都来不及。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十年"的那种日子,取而代之农业实行机械化,农民进了乡镇企业,城乡差别进一步缩小,再也不要为一日三餐的温饱而担忧了,过着无忧无虑的小康生活。
不过,时下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风气盛行,又留恋起那时吃糙米、素食、粗粮等绿色食品。不过当年吃糙米、粗粮是为了度日活命,糊口填饱肚子;如今吃糙米、粗粮是为养生健康,两者性质有根本的区别,不可同日而语。
健康粉和抛抛团是特定社会背景下出现的特定产物,见证了那段苦难岁月不堪回首的往事。愿这种日子成过眼云烟,一去不返;同时也向后人警示农业是重中之重,粮食是宝中之宝,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惜粮如金、爱粮如命。 |